肛门坠胀的原因
浏览次数:206肛门坠胀的原因
“肛门坠胀”是发生于直肠、肛缘、会阴的一种不适症状,患者患病后感觉非常痛苦,本病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原发,也有继发,最主要原因有三方面。
肛门坠胀主要表现有:局部下坠、胀痛、异物、便意、蚁走、烧灼感。甚至向腰骶、下肢反射。病情迁延日久,常合并精神症状,如紧张、焦虑、多疑、失眠、轻生等。其病因有:
一、肛门神经官能症
精神创伤和误导或局部疼痛刺激,导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局部神经功能失调,肛门直肠感觉异常。中医属“郁症”,因情志、抑郁引起心气不足,心血亏虚。
诊断要点:
●主观离奇的肛门症状,坠胀、麻木、烧灼、异物感或剧痛难忍。
●每次叙述病情主次难分,前后矛盾,情绪极不稳定,就诊频繁。专科检查无阳性体征。
●伴精神萎靡,情绪低落,易于激动,对健康缺乏信心。
●症状可随情绪波动变化、加重。
二、功能性肛门直肠痛
分为慢性肛门痛和痉挛性肛门痛,两种类型常同时存在,但可根据疼痛持续时间、频率和特征加以区分。
1、慢性肛门直肠痛
诊断要点:
●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肛门直肠痛。
●疼痛持续至少20min。
●以上症状诊断前至少6个月内出现,持续至少3个月。
●排除其他原因:缺血、炎性肠病、隐窝炎、肌间脓肿、肛裂、痔疮、前列腺炎和尾骨痛等。
1)肛提肌综合征:
●符合慢性肛门痛诊断标准,并且从后部牵拉耻骨直肠肌时可引起触痛。
●疼痛通常为模糊钝痛,电击样、撕裂样、烧灼样疼痛,或表现直肠的压力感增高,长时间坐位及卧位时加重,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2)非特异性功能性肛门直肠痛:
●符合慢性肛门痛诊断标准,从后部牵拉耻骨直肠肌时不会引起触痛。
●病例较少见。
2、痉挛性肛门直肠痛
诊断要点:
●肛门部位突发的剧烈疼痛,持续数秒或数分,然后完全消失。
●发作结束后疼痛会完全消失如常人直到下一次发作。发作时间不确定无规律,可以几天内发作一次,也可以几年内发作1次。
●肛管和乙状结肠压力均升高。
●持续时间满3个月。
●病因多与心理障碍有关,其机制可能源于平滑肌异常收缩。
三、肛窦炎
由于炎症刺激齿线和盆底神经,导致肛门及直肠坠胀。中医:湿热下注、热毒内结。
诊断要点:
●肛门坠胀、隐痛,排便后加重。
●便意感、便不尽感,或里急后重。
●通过阴部内神经和第二、四骶神经向尿生殖器部位反射,或通过髂腹下神经和肛尾神经向骶骨和尾骨反射,或通过坐骨神经向下肢反射。
●或伴消化道症状,如消化不良,排气多和便秘等。
●迁延日久会伴失眠、多虑、多疑等精神症状。
体征:
指诊肛门括约肌紧张,肛隐窝及肛乳头硬结及触痛。肛门镜下,肛窦、肛瓣充血,水肿明显。探针可探入较深部位(正常时仅0.2-0.3cm),探查时疼痛明显。
临床需仔细鉴别,作出明确诊断,然后采取中西医合理的治疗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