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手术后换药流程

浏览次数:86

肛肠手术后换药流程




肛肠疾病使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60%-80%,手术率约10%-20%,肛肠手术后的换药将直接影响伤口修复的速度。


一、肛肠术后伤口愈合分三个阶段:炎性期、纤维增殖期、上皮覆盖期。全程约11-30天。


1、炎性期:


炎性期实质是机体抵抗创伤的一种防御反应。组织因手术受损伤后,使组织内部环境产生严重破坏,包括出血、血管收缩、凝血及损伤后坏死组织、脓性细胞等。


从而使组织中释放出组胺、激肽、血清素及前列腺素等炎性因子引起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产生炎性反应。


接着,受创伤组织的刺激、巨噬细胞及粒细胞进入组织伤口区,分泌蛋白溶酶,溶解坏死组织蛋白,并吞噬坏死细胞及异物,起到清理创面的作用,为下期纤维组织的生长打下基础。此期约需3-5天。


2、纤维增殖期:


炎性期过后,创面结缔组织所产生的成纤维细胞及由新生毛细血管而来的内皮细胞形成幼稚结缔组织,以肉芽形式在创面中自下而上、自创缘向中心生长,逐渐填补缺损部。


当填满创腔时,此期则告借宿而进入上皮覆盖期。纤维增殖期对创面愈合有着重要作用,纤维增殖期约需5-20天。


3、上皮覆盖期:


上皮覆盖期是通过创缘表皮细胞增生并向伤口内迁徙而达到。


创缘的表皮先向下伸延达到真皮的结缔组织层,然后出现大量的核分裂和细胞增生。于是,上皮增厚并向新生长的结缔组织内伸入,最后完全覆盖创面,使创面愈合。此期约需3-5天。


二、肛肠术后换药流程


根据肛肠术后伤口愈合的三个阶段,肛肠术后换药也分三期。


1、早期:术后3-5天,伤口以炎性渗出为主,治疗以去除异物、脓液为原则。此期应该用水溶性药液清洁、外敷,促进炎症的吸收。


常用药物有双氧水、碘伏、呋喃西林、中药洗液等。


2、中期:术后5-20天,伤口以肉芽增生为主,此期是伤口愈合的关键时期,保护肉芽组织免受外界的刺激,应尽量少用消毒剂。


由于肉芽组织对外界理化刺激抵抗力较弱,故换药应以油膏类药物为主,常用药物有湿润烧伤膏等。湿润烧伤膏多年来在烧伤和皮肤创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它是一种框架结构的软膏剂型,为创面的修复和再生提供了正常的生理湿润环境,它具有改善微循环、预防和控制感染,止痛、抗炎、促进原位皮肤组织细胞生理性连接和再生新生皮肤,加速创面愈合,减少疤痕形成的作用。


3、后期:术后第15-30天,伤口创面被肉芽组织填平,创缘上皮细胞向创面中心聚拢,最后覆盖创面,使伤口愈合。此期主要任务就是保护上皮生长,并防止肉芽过长。换药时要少清洗或不清洗,多以活血通经益气的中药汤剂熏洗为主,多采用间断换药的方式进行伤口处理。


术后换药看似简单,其实有其奥妙所在,耐心细致地按照

科学的分期,合理的用药方法使治疗更加有效,给创面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根据具体情况尽量减少换药次数可以间接地加速陈旧创面的愈合,缩短治疗时间。



Processed in 0.096181 Second , 62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