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手术后如何运用针灸止痛

浏览次数:107

 痔疮手术后如何运用针灸止痛


目前肛门直肠疾病发病率很高,虽治法各异,但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手术多采用局麻,术后刀口疼痛亦较普遍,此时应用镇痛药虽可获效,但常会出现各种副作用,如成瘾性、头晕、恶心呕吐以及二便困难等。


在临床中,也有很多医生运用针灸治疗肛门术后疼痛,并取得满意的疗效。


山东临沂地区中医医院的吕德、杜兰民、任庆霞、李相利、张爱田等运用针刺第二掌骨侧脾穴治疗肛肠术后刀口疼痛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62例,男性38例,女性24例,年龄在14-62岁之间,平均40岁;原发病为低位单纯性肛瘘者19例,肛裂15例,混合痔14例,外痔9例,肛周脓肿1例,高位单纯性肛瘘2例,两种以上合病2例。


西药对照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在17-59岁之间,平均43岁;原发病为低位单纯性肛瘘者10例,肛裂7例,混合痔5例,外痔4例,肛周脓肿者1例,两种以上合病者3例。


2、治疗方法


①针刺组:病人取平卧位或半坐位,手放松,选第二掌骨侧脾穴(第二掌骨桡侧浅凹槽内,相当于第二掌骨中点处)为进针点,常规消毒,用25mm30号针,与皮面垂直进针约20mm,捻转得气,每隔5-10min略捻转或提插一次保持强针感,留针30min,若无效可重复针刺对侧脾穴。


②西药组:以强痛定针剂100mg,即可肌肉注射。


3、治疗效果


①疗效标准  优良:治疗后疼痛基本消失;有效:治疗后疼痛减轻至能耐受程度;无效:治疗后疼痛无减轻,或虽减轻但仍不能耐受,需改用其他方法镇痛。


②疗效观察:按以上疗效标准统计,结果如表1


表1 两种疗法镇痛效果观察


针刺组:优良48、有效8、无效6


西药组:优良8、有效20、无效2


P<0.01。两种疗法镇痛效果不一样,针刺组优良率占77%,而对照组仅有27%,可见针刺组较西药组为优。但以两组总有效率作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意义(P>0.05)。


③不良反应的比较:针刺组无1例出现晕针或其他不适。西药组出现恶心者4例,其中伴呕吐者1例,头晕者2例。


4、讨论


按照穴位分布的全息律原则,第二掌骨侧的穴位群恰象是人体成比例的缩小,其远心端至近心端分布着头、心肺、肝、脾胃、腹、腰肾、下肢、膝足等穴。


第二掌骨侧的中点为脾(胃)穴,遵循脏腑为主的对应原则,脾主肌肉,肌肉创伤应在脾穴有明显压痛点,而肛门为水谷之出口,其功能失衡亦于中焦胃穴出现生物全息反馈。在62例中,于脾(胃)穴压痛点明显者为54例,符合率为87%,与文献报道基本相近。


通过对本组病人的观察,证明针刺脾穴对肛门疾病术后止痛确有很好的效果,虽其总有效率与强痛定组无差异,但其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显效时间两组基本相近。


-------维普资讯《针刺对肛门疾病术后止痛的疗效观察》


针灸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止痛领域,针灸止痛是世界公认的。


针灸止痛的原理有两个,一个是中医的“气血”理论,中医讲究“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针灸能够促进气血畅通,阴阳平衡。有些痛是因“瘀”而痛,针灸能改善血液循环;有些痛是因为“虚”而痛,通过针灸补益气血,气血得到补充自然不痛;


第二个就是现代医学研究理论,通过针刺穴位并配合特定手法,可以激发人体大脑中枢释放出多种神经递质,如五羟色胺、乙酰胆碱以及吗啡样物质等,可明显起到止痛的作用。


由此可见,针灸止痛不仅经得起中医理论的解释,也能经得起现代医学分子细胞学的验证,疗效确切,临床工作者应重视起来。



Processed in 0.092270 Second , 62 querys.